创办人简介
霍韬晦教授(1940-2018),广东南海人,当代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在教育上,承继孔子,推陈出新,提出"喜耀新六艺",实践"性情教育";并设立学院、学校,主张"文化回归生命,读书长养性情"以重开教化之门。
霍教授1957年移居香港,1964年起随唐君毅先生修学,1966年于新亚研究所肆业。1969年考获美国哈佛大学奖学金,被派往日本京都大谷大学修读博士课程。1972年返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师,任教中国哲学、佛学、印度哲学27年。1982年起兼任新亚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在香港创办法住机构,并担任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其后更开创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喜耀文化学会,以及担任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2018年6月6日于北京一医院因病辞世,终年78岁。
霍教授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包括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后大学教育乃至企业家教育,地域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各地。 教授主张「生命成长教育」与「性情教育」,认为只有先把人的性情开发出来,人才能健康成长。霍氏将之称为「生命成长的学问」。
霍教授一生无私奉献给文化教育事业,1995年创立「喜耀教育文化基金」,1999年,于中国广东罗定市创建喜耀粤西学校,然后在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各地都有喜耀学校陆陆续续办起来。霍教授在生命最后的阶段,还决定把其所有遗产捐出成立「霍韬晦教育文化基金」,遗爱人间。
查看更多
校监 霍韬晦教授经过多年的实践,从成人教学到小孩子学习,总结了丰富的性情教育经验, 徇众要求之下, 1999年在中国广东罗定开设喜耀粤西学校,又往新加坡推广生命教育,2004年成立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2009年成立马来西亚喜耀文化学会,2014年在马来西亚设立喜耀私立学校。
中国
喜耀粤西学校(1999年)
新加坡
喜耀文化学会(成立于2002年)
喜耀幼学乐园(成立于2010年)
网站链接,请点击此处
马来西亚
喜耀文化学会(成立于2004年)
喜耀幼学乐园(成立于2014年)
喜耀学校中学和小学(成立于2015年)
喜耀学校以性情开发为本,培育学生内涵,包括感受力、记忆力、 自制力、创造力、思维力、 领导力等等, 以此为据而开展生活的每一方面,包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同学及朋友、有纪律、认真学习、掌握知识、 懂得面对困难、 勇于付出与承担,务求使学生成为能通向各个领域的人才,就好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
性情教育是由校监 霍韬晦教授提出,以孔子的思想“仁”为根而开展的教育实践。
2. 办学愿景希望有华人的地方都能以儒家的学问实践到真实的生活之中,建立儒家的商店、儒家的医院、社区、学校等等。以现代模式弘扬儒家文化,培育具有现代视野的人才对世界作出贡献。
3. 对应时代需求现代教育偏向重视外部成效,通过高压以求学生守纪律、听话、用功读书、努力考试、要获取高分等等;学生充满着压力,但并没有开发出自动自发的精神,而往往无力面对困难。
性情教育建立学生内涵,打好成长基础,使其生命内部产生力量,充满勇气与自信地面对未来多变的社会。
“入、转、出” 是喜耀的性情教学法,指在教育过程,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入、转化、输出这三个过程行设计,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特定方法。
“入”:调动学生的感官对新知识教育、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特定方法。
“转”:通过“问、想、练、感、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知识逐渐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得到锻炼。
“出”:是能力展现,老师设计各种活动、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性情也得到开发。
“接”:接纳孩子,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生命成长的障碍(接准),帮助他开发潜能,扫除障碍(接通)。
“转”:把握孩子的生命状态,实现孩子思想的正向转化,让孩子在正向轨道中发展。
“开”: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价值观,让孩子打开心灵,突破障碍,开出一个新的、更高的生命境界,实现生命的成长。
霍韬晦讲《论语》︰
"孔子教我们愛人"
"孔子教我们要有感激心"
|
|
|
|
|
|
|